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流水

朝代:唐朝|作者:韩愈|
汩汩几时休,从春复到秋。只言池未满,池满强交流。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越调·小桃红元朝·任昱山林钟鼎未谋身,不觉生秋鬓。汉水秦关古今恨,谩劳神,何须斗大黄金印。渔樵近邻,田园随分。甘作武陵人。
  • 2.《堤上行二首唐朝·刘禹锡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 3.《渼陂行唐朝·杜甫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天地黤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兴极忧思集。鼍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主人锦帆相为开,舟子喜甚无氛埃。...
  • 4.《螺川舟中与世赏内翰小酌联句三首·其二明朝·江源夕阳江上系兰舟,今日相逢是旧游。身远江湖仍恋阙,望穷霄汉欲登楼。胸中老气凭谁识,眼底风光为我留。千古英雄今在否,不须愁对蓼花洲。
  • 5.《季札庙明朝·岑徵三让依然有祖风,金阊俎豆万年同。虎丘山上吴光冢,衰草离离一望中。
韩愈的诗词曲代表作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