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南十六首·题于宾客庄

朝代:唐朝|作者:韩愈|
榆荚车前盖地皮,蔷薇蘸水笋穿篱。
马蹄无入朱门迹,纵使春归可得知。

猜您喜欢

  • 1.《有感宋朝·吕陶春秋二百四十年,彗星三见书简编。当时灾异岂止此,无乃旧史失其传。咸平距今十八载,数出妖象垂经躔。圣君忧劳畏天戒,责躬下诏殊恻然。吏之不良民失职,思得谠谕绳诸愆。...
  • 2.《赠王韬联清朝·文星瑞名山事业争千古;沧海襟期隘九州。
  • 3.《驾幸太学宋朝·梁焘原庙亲持十月觞,天回宝辇款虞庠。当阳赭幄翔龙座,属地霜袍振鹭行。拭目向儒移美俗,虚怀稽古自兴王。太平重见清风颂,嘉句飞传到玉堂。
  • 4.《大德八年六月既望余与汪叔志梅叔威及叔舆弟柏山寺纳凉联句元朝·张师愚云林近南郭,潇洒共追凉。青稻花凝雪,新篁节傅霜。幽寻过绀宇,高坐得虚堂。僧供来山茗,宾筵列翠觞。桃如尼父雪,瓜为邵平尝。觅句题蕉叶,围棋到竹房。割鸡胜异味,贰胾...
  • 5.《秋汎分韵得影字元朝·张仲深毕景进我舟,褰裳涉幽境。盈月耿白光,长松落疏影。菰蒲晚潇潇,水天秋囧囧。归来酒兴高,歌长夜初静。
韩愈的诗词曲代表作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