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南十六首·题韦氏庄

朝代:唐朝|作者:韩愈|
昔者谁能比,今来事不同。寂寥青草曲,散漫白榆风。
架倒藤全落,篱崩竹半空。宁须惆怅立,翻覆本无穷。

猜您喜欢

  • 1.《折杨柳·其一唐朝·陈叔宝杨柳动春情,倡园妾屡惊。入楼含粉色,依风杂管声。武昌识新种,官渡有残生。还将出塞曲,仍共胡笳鸣。
  • 2.《打麦谣唐朝·不详打麦,麦打。三三三,舞了也。
  • 3.《道中即事八首·其一宋朝·洪刍五日尘沙十日泥,杜鹃苦劝不如归。暂来还去云相似,我亦无心出岫飞。
  • 4.《重阳日寄伯兄守仪清朝·方仁渊不插茱萸竟四年,又逢佳节异乡边。吟身争与黄花瘦,壮志多消绿酒前。圣世不忧行役苦,清时转为利名牵。阿兄多病应行乐,得失须知总自然。
  • 5.《送陈舜举明朝·吴希贤银烛高台夜,无端别思新。朝廷初试士,乡国未归人。寥落江南意,优游濮上春。冥鸿天咫尺,京国是通津。
韩愈的诗词曲代表作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