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答孟郊

朝代:唐朝|作者:韩愈|
江汉虽云广,乘舟渡无艰。流沙信难行,马足常往还。
凄风结冲波,狐裘能御寒。终宵处幽室,华烛光烂烂。
苟能行忠信,可以居夷蛮。嗟余与夫子,此义每所敦。
何为复见赠,缱绻在不谖。

猜您喜欢

  • 1.《题扇图元朝·李昱忆昨扁舟落鉴湖,山庄随处索菱租。谁知三十年前事,今日秋风见画图。
  • 2.《和故乡诸友见寄明朝·王汝玉昔别逢条桑,今还值鸣蜩。远游淹辰节,离思结昏朝。水宿我情懑,山栖子志超。半生怀隐止,中道困沦漂。虽积岩壑眷,恒违樵牧招。日归未温席,于迈复扬桡。仍将风波习,再与...
  • 3.《同许屯田子仁宿圆通寺宋朝·彭汝砺远水猿溪古,孤峰石耳悬。慈悲开一径,智慧出双泉。大士车乘鹿,幽人社结莲。欲知今邂逅,犹是昔因缘。
  • 4.《峡中吟清朝·毛一聪好友形骸外,剧谈肺腑中。江山同逆旅,天地一樊龙。有我皆为累,因人不算穷。君平卜四近,细问定行踪。
  • 5.《灞桥寄内二首·其一清朝·王士祯长乐坡前雨似尘,少陵原上泪沾巾。灞桥两岸千条柳,送尽东西渡水人。
韩愈的诗词曲代表作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