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交游者赠孟郊

朝代:唐朝|作者:韩愈|
长安交游者,贫富各有徒。亲朋相过时,亦各有以娱。
陋室有文史,高门有笙竽。何能辨荣悴,且欲分贤愚。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永州八记唐朝·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
  • 2.《四达亭(武英殿本案:此亦脱去为某人题。)宋朝·张守胸中浩无旁,吞纳九云梦。高怀有所寄,亭中亦空洞。凉月侵风棂,寒烟逼晓栋。达人意有馀,未许俗子共。
  • 3.《资福训童行颂·其十六宋朝·释怀深衣衫鞋袜须齐整,挂搭巾单不可无。身四威仪常具足,莫随愚辈学粗疏。
  • 4.《再登黄鹤楼明朝·任文定岸帻凭栏一泛卮①,重来已是倦游时。逃名只合投泉石②,抗志何须问鼎彝③。山色几筵供笑傲④,风声寥廓自雄雌⑤。高秋不必悲摇落⑥,正有梅花笛里吹。
  • 5.《荅草池约汎蓉溪明朝·余承恩春来花鸟总关情,夜雨愁听不到明。怪杀主人犹病酒,晴江鼓柁放舟行。
韩愈的诗词曲代表作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