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长安郊游二音·水亭箕坐两三人

朝代:明朝|作者:袁中道|
水亭箕坐两三人,湖面晶晶柳带新。
夜色远来休道去,忍将白水换红尘。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元朝·高克礼 寻致争不致争,既言定先言定。论至诚俺至诚,你薄幸谁薄幸?岂不闻举头三尺有神明,忘义多应当罪名!海神庙见有他为证,似王魁负...
  • 2.《己卯冬至后宋朝·吕陶月律潜萌斗柄移,阳和气象等闲知。五云已验天心顺,一刻先添日脚迟。燕雁待时思北向,岭梅乘暖发南枝。人人尽有春台兴,料得东风不失期。
  • 3.《次李少微韵宋朝·洪刍春风杨柳岸,寒食杏花村。对月惊生魄,思人暗断魂。我闲无吏考,君治有司存。又作匆匆别,相逢席未温。
  • 4.《为顾汝隆悼亡明朝·王立道旅魄悲新月,归魂逐断云。兰芳春日尽,鸾影晓窗分。廿载人间世,千秋湖上坟。重吟赠妇句,悽切不堪闻。
  • 5.《读谷原清隐庵感旧诗却寄温州·其四清朝·汪仲鈖寂寞为床摈影聊,药匙茶筅送昏朝。三楹老屋攻无蚁,百轴残书护有猫。摹古但蕲车合辙,违时安觊树同条。思君一语何由面,梅雨潺潺发短谣。

袁中道(1570年610日—1626年10月19日),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今属湖北省)人。“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
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其绩稍逊于宏道。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创作以散文为佳,游记、日记、尺牍各有特色。游记文描摹入微、情景交融,日记写得精粹,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其偶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也写得较清新。但诗文思想较平泛,酬作应答、感时伤怀,艺术上创新不够。有《珂斋集》20卷,《游居柿录》(《袁小修日记》)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