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草市至汉口小河舟中杂咏二首·日暮黑云生

朝代:明朝|作者:袁中道|
日暮黑云生,且依龙口住。
小舟裙作帆,笑语过湖去。

猜您喜欢

  • 1.《杨花宋朝·沈辽岛夷三月不知春,唯有杨花似故人。老大相逢何可语,满头白发不胜嚬。
  • 2.《易元吉画猿宋朝·刘挚槲林秋叶青玉繁,枝间倒挂秋山猿。古面睢盱露瘦月,氄毛匀腻舒玄云。老猿顾子稍留滞,小猿引臂劳攀援。坐疑跳踯避人去,彷佛悲啸生壁间。巴山楚峡几千里,寒岩数丈移秋轩。...
  • 3.《野泉明朝·吴学诗中条之麓白蘋霜,野狐亭上高云凉。客夜红灯还浊酒,半山黄叶自斜阳。飞花不定泉声碎,冻玉无成海气茫。明月一钩当坐出,新歌翻动接舆狂。
  • 4.《新迁南庄,喜友人送菊,用李中麓次唐荆川咏菊韵二首·其二明朝·李如一老非壮盛貌愁霜,陶爱霜花啐霭堂。我未折腰因贱异,花侵啐面逞丛芳。重阳过后犹含蕊,五柳名存愈觉香。物为高人增市价。得称处士景难忘。
  • 5.《扶风道中清朝·王士祯北望回龙薄,西行过马嵬。侠游无柳市,史笔阙兰台。老鬓愁中改,秋风陇上催。田园情话好,何事不归来。

袁中道(1570年610日—1626年10月19日),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今属湖北省)人。“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
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其绩稍逊于宏道。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创作以散文为佳,游记、日记、尺牍各有特色。游记文描摹入微、情景交融,日记写得精粹,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其偶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也写得较清新。但诗文思想较平泛,酬作应答、感时伤怀,艺术上创新不够。有《珂斋集》20卷,《游居柿录》(《袁小修日记》)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