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陈孝廉

朝代:明朝|作者:袁中道|
同是萧条易水年,两人幕府共床眠。
山游且学邹从事,米价难支白乐天。
杯里杨花胡地雪,梦中芳草锦城烟。
陆郎已上班骓去,带草离离伴郑玄。

猜您喜欢

  • 1.《中吕·山坡羊·大江东去元朝·薛昂夫大江东去,长安西过,为功名走尽天涯路。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墓,心待足时名便足。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 2.《句·其三宋朝·林迥春晚花王在处稀,山中还信正芳菲。
  • 3.《雨华台元朝·达德越士漠漠平芜碧,萧萧乱叶红。褰衣上危石,欹帽立西风。日月奔驰外,江山感慨中。他乡对零落,那放酒杯空。
  • 4.《同年方思源寓羊城以诗见寄依韵答之明朝·祁敕看花曾醉玉桥西,红日青霄路不迷。下邑牛刀成小试,上林乌树待全栖。江流赋罢蘋风起,石鼎诗成桂月低。霖雨定孚吾党望,已看豪气吐云霓。
  • 5.《舟次新塘明朝·何巩道树知潮起渐生风,海上斜阳分外红。蚬艇一群围稚子,蔗田十亩住蓑翁。云边觅路山当岸,波底观心月在空。一日离家情已切,古人何事到辽东。

袁中道(1570年610日—1626年10月19日),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今属湖北省)人。“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
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其绩稍逊于宏道。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创作以散文为佳,游记、日记、尺牍各有特色。游记文描摹入微、情景交融,日记写得精粹,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其偶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也写得较清新。但诗文思想较平泛,酬作应答、感时伤怀,艺术上创新不够。有《珂斋集》20卷,《游居柿录》(《袁小修日记》)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