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三首·微凉宿阴林

朝代:明朝|作者:袁中道|
微凉宿阴林,顿觉烦暑退。
登台对清池,过萤停鹤背。
静夜发啸歌,邻犬数声吠。¤

猜您喜欢

  • 1.《塘上行三国·甄宓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贤故,弃捐...
  • 2.《鹊桥仙·送粉卿行宋朝·辛弃疾 轿儿排了,担儿装了,杜宇一声催起。从今一步一回头,怎睚得、一千余里。 旧时行处,旧时歌处,空有燕泥香坠。莫嫌白发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里。
  • 3.《懒融祖师堂二首·其一明朝·王弘诲为爱幽栖谒慧公,庄严色相半空中。人间底事堪忙甚,一到堂前意已融。
  • 4.《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一明朝·李云龙极目平芜外,秋山重复重。苍茫没飞鸟,风雨长髯龙。云壑流朝爽,烟村急暮舂。因悲途路客,虚作石田农。
  • 5.《骊山怀古八首·其八清朝·王士祯空城几曲水潺潺,松柏凄凉满旧山。辇道无人秋草合,年年呜咽到人间。

袁中道(1570年610日—1626年10月19日),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今属湖北省)人。“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
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其绩稍逊于宏道。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创作以散文为佳,游记、日记、尺牍各有特色。游记文描摹入微、情景交融,日记写得精粹,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其偶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也写得较清新。但诗文思想较平泛,酬作应答、感时伤怀,艺术上创新不够。有《珂斋集》20卷,《游居柿录》(《袁小修日记》)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