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中郎沙市宅上三层楼

朝代:明朝|作者:袁中道|
满眼伤心处,谁能上此楼。
林烟迷蜀道,帆影识吴舟。
砚北人何在,江南草又秋。
茱萸空到手,欲插泪先流。

猜您喜欢

  • 1.《留别李三洲中丞六首·其四明朝·王渐逵吾质禀孱弱,畏此朔风多。雨雪屡以遭,漫漫际关河。重裘亦云袪,盆燄日相过。岂无徇国志,奈此冱寒何。狐貉栖北山,葛藟生南坡。物性各有适,为用知匪讹。
  • 2.《和杜抚勾古意六首·其四宋朝·释德洪午梦清断续,殷鬓飞蚊鸣。微风亦见戏,故掩读残经。相见洞天晓,雾重花冥冥。秀句吐奇丽,乃尔未忘情。
  • 3.《春郊漫兴·其二明朝·伍瑞隆层岩千仞碧,危磴九重围。雪尽草惊眼,云深花湿衣。新禽解杂语,野鹿喜同归。去住浑无管,长歌拾紫薇。
  • 4.《宿琴心阁有怀张孝仲大中丞明朝·何吾驺滴滴迢迢终古连,淙淙唤醒隔溪烟。水行树杪树笼水,天在山中山自天。高阁丹霄人乍远,长空皓月晤何年。我来君去三生梦,桃李成溪总不言。
  • 5.《舟上作明朝·何巩道峡水牵情去复斜,江痕山影两相遮。白浮舟路怜沙鸟,红落蓬窗觉岸花。远寺钟声沉野日,断桥松色锁微霞。旧游到此空惆怅,一片幽晖叫暮鸦。

袁中道(1570年610日—1626年10月19日),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今属湖北省)人。“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
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其绩稍逊于宏道。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创作以散文为佳,游记、日记、尺牍各有特色。游记文描摹入微、情景交融,日记写得精粹,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其偶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也写得较清新。但诗文思想较平泛,酬作应答、感时伤怀,艺术上创新不够。有《珂斋集》20卷,《游居柿录》(《袁小修日记》)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