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四首时阻风安乡河中·芦花枝上水痕新

朝代:明朝|作者:袁宏道|
芦花枝上水痕新,南市东村打白鳞。
只在梁山山背面,梁山何苦不离人。

猜您喜欢

  • 1.《题李次云窗竹唐朝·白居易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 2.《食笋宋朝·曾几花事阑珊竹事初,一番风味殿春蔬。龙蛇戢戢风雷后,虎豹斑斑雾雨馀。但使此君常有子,不忧每食叹无鱼。丁宁下番须留取,障日遮风却要渠。
  • 3.《郊庙歌辞·周宗庙乐舞辞·咸顺唐朝·不详万舞咸列,三阶克清。贯珠一倡,击石九成。盈觞虽酌,灵坐无形。永怀我祖,达其孝诚。
  • 4.《沽村酒久待不至清朝·牛焘沽得村酒没酒坛,摘将荷叶作筒杯。出村忽遇打头雨,忙吸筒杯戴叶回。
  • 5.《过王百谷明朝·汪道会秣陵三月柳含烟,犹忆城南送酒钱。双桨暮潮桃叶渡,一尊寒食杏花天。江门隔岁书相问,吴苑今宵月再圆。执手莫须论往事,伤心近废鹡鸰篇。
袁宏道的诗词曲代表作

袁宏道(1568年12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
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必盛唐”的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