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

朝代:唐朝|作者:韩愈|
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翻翻走驿马,春尽是归期。
地失嘉禾处,风存蟋蟀辞。暮齿良多感,无事涕垂颐。

猜您喜欢

  • 1.《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诚敬唐朝·不详顾惟菲质,忝位椒宫。虔奉蘋藻,肃事神宗。敢申诚絜,庶罄深衷。睟容有裕,灵享无穷。
  • 2.《富春归隐图为铁雅先生赋元朝·元本小桥流水隔红尘,亦有渔郎解问津。要路只闻收壮士,好山还许住閒人。每思李愿归盘谷,独爱严陵老富春。便拟采芝歌隐曲,白云红树谩为邻。
  • 3.《金山明朝·王渐逵茶经忆曾读,闻兹第一泉。石窍注山壁,河汉通云烟。陆羽今不见,我来还更怜。一酌沁心骨,清风洒其巅。
  • 4.《升祔庆成宋朝·张方平明诏初发中,奉慈讲升祔。考典下容台,集议付近署。双礼稽国章,大义推经据。参覆经宰司,裁定皆宸虑。献后正壶仪,仍几被遗顾。拥佑隆帝室,清夷赞王路。懿主钟景命,禖宫...
  • 5.《午日同有开龙友诸子饮瑞虞点石斋席上赋四首·其四·得花字明朝·伍瑞隆五丝如锦蘸明霞,吊屈何须水上槎。就此一尊歌沅芷,亦当临海赋长沙。阄题乍送含情发,丽句争裁点笔斜。越女似怜新调好,隔江求谱采莲花。
韩愈的诗词曲代表作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