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东山先生行边·七月秋已肃

朝代:明朝|作者:储巏|
七月秋已肃,北风卷黄埃。
欻兹数百骑,夜过长城来。
我公调兵食,惨淡旌旗开。
前驱初出塞,黠虏惊且猜。
平生职方略,声彻单于台。
况兹仗忠义,山岳可使摧。
乃知折冲具,庙胜先抡才。
吁嗟秦汉时,无策良可哀。¤

猜您喜欢

  • 1.《赠画师朱叔重·其二元朝·徐恒倚柁写秋色,曹娥江上头。树声连塞雁,天影落沙鸥。
  • 2.《皂角儿明朝·王玉峰正难挨无限凄凉。谁知道欢生一旦。顿松开百结愁肠。打叠起万般离况。想从前。恩与怨。死和生。相厮守。如今不枉。莫辞劳攘。明朝捉装。重逢处。一家骨肉。开颜抚掌。
  • 3.《访东涧僧不遇清朝·戈涛我闻东涧僧,能诗似齐已。策杖一幽寻,潺潺两涧水。深院闭无人,微闻松落子。
  • 4.《九月不见菊明朝·石宝九月不见菊,兹襟若为开。深巷有酒家,喜闻泼新醅。朝回往叩关,酤取三二杯。当轩斟酌之,况复临高台。虽无露英掇,西风亦时来。百虑忽已祛,聊复优游哉。缅思靖节言,无弦...
  • 5.《送座主给谏王公还贵阳清朝·汪师韩一叶秋原去国情,十年毂下避骢行。北宫久预参裁事,东掖咸知驳奏名。独鹤绝群先路翥,寒鸡催客早晨鸣。黑云杳杳生蛮箐,鞞鼓西南未解兵。
储巏的诗词曲代表作

储巏(1457年—1513年),字静夫,号柴墟,明直隶泰州人。先世居毗陵(今常州),元时迁至泰州。始祖光羲公生、卒、葬在金坛,至十九世祖宁七公,为避元季之乱,渡江而北,迁居泰州。储巏幼年聪敏过人,五岁读书目成诵,九岁能写文章,号称“神童”。正德八年(1513)七,储巏病故于南京吏部,终年57岁。临终,友人往问后事,已不能言,犹举笔书“国恩未报,亲养未终”八字,无一语及家事。他死后奉旨归葬于泰州西郊九龙桥,明世宗赐谥“文懿”,追赠礼部尚书,赐祭葬,敕建储文懿祠,储文懿公解元坊,储文懿公会元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