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前二日晚出城

朝代:明朝|作者:储巏|
为惜年光自不支,西楼谁唱送春词。
出门何处无芳草,欲倩东风住少时。

猜您喜欢

  • 1.《五泄泉唐朝·克符道者发意当初问石头,江河心濆渺分流。唤回指出毗卢印,便得如山万事休。
  • 2.《宋朝·洪刍撩人縢六索题诗,赖有支郎为解围。永夜祇宜燋兔好,彤云不见织乌飞。少林未许齐腰立,青女无端接手归。想得庐山幽绝处,洒林压竹更增辉。
  • 3.《大风雪中迪吉老寻余钟山二首·其一宋朝·释德洪风声卷地奔万马,雪花连空若推下。道人轩渠何所来,笑里丹砂不知价。
  • 4.《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二十一宋朝·释广闻大尽小尽,三年一闰。全提半提,眼上安眉。有誵讹,没巴鼻。放过一著,落在第二。
  • 5.《村居杂咏元朝·杨仲玉卜筑西郊外,开门对碧峰。芒鞋方竹杖,徙倚抚乔松。靖节多佳趣,东篱菊满丛。一樽谁共酌,清话有邻翁。
储巏的诗词曲代表作

储巏(1457年—1513年),字静夫,号柴墟,明直隶泰州人。先世居毗陵(今常州),元时迁至泰州。始祖光羲公生、卒、葬在金坛,至十九世祖宁七公,为避元季之乱,渡江而北,迁居泰州。储巏幼年聪敏过人,五岁读书目成诵,九岁能写文章,号称“神童”。正德八年(1513)七,储巏病故于南京吏部,终年57岁。临终,友人往问后事,已不能言,犹举笔书“国恩未报,亲养未终”八字,无一语及家事。他死后奉旨归葬于泰州西郊九龙桥,明世宗赐谥“文懿”,追赠礼部尚书,赐祭葬,敕建储文懿祠,储文懿公解元坊,储文懿公会元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