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校理守琅琊

朝代:宋朝|作者:司马光|
金门倦鸣玉,千骑出东方。
封略依沧海,枌榆近故乡。
秦碑苔蚀字,鄅稻日翻芒。
国吏遥应识,当年丞相郎。

猜您喜欢

  • 1.《观林务夏同志演贻顺哥近现代·老舍 八年尚忆钗头凤,今夕欣看烛蒂哥,宜喜宜悲情似海,轻愁微笑漾春波。
  • 2.《仙岩元朝·陈宜甫飒飒松风吹鬓毛,溪流洗耳远尘劳。七千馀鹤春归晚,二十四岩秋正高。露滴桂香浮酒盏,山蒸云气润诗袍。扁舟半是乘槎客,吟振雷声撼海涛。
  • 3.《跃溪春涨明朝·甘守正流水无情泾渭分,沧浪一曲却堪闻。谁家织就天孙锦,故向溪边濯五云。
  • 4.《秋夜长明朝·江源碧天如水河汉流,洞房蟋蟀鸣高秋。百尺枯桐挂西月,一声孤雁度南楼。徘徊独步愁长夜,孤妾空闺谁与俦。悠悠闲却双鸳枕,飕飕不煖孤衾裯。手寒灯下裁书劄,目断天涯无便邮。...
  • 5.《王侯德政咏·其六·岩城保障明朝·李之世海门休道一丸封,黎母江前五指峰。飞蜃昔闻成幻市,断鳌今见驾崇墉。
司马光的诗词曲代表作
司马光(1019年11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