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堂二咏·幕天席地做生涯

朝代:宋朝|作者:白玉蟾|
幕天席地做生涯,凡圣同居气象佳。
拨过浮山供醉眼,斩新风月入诗怀。
花间自舞三台鹤,竹外空歌两部蛙。
不是道人多计较,是渠诸圣早安排。

猜您喜欢

  • 1.《双调·庆东原·泊罗阳驿元朝·赵善庆砧声住,蛩韵切,静寥寥门掩清秋夜。秋心凤阙,秋愁雁堞,秋梦蝴蝶。十载故乡心,一夜邮亭月。
  • 2.《三友堂宋朝·杨恬此君高节贯春冬,山色泉声旦暮同。对面便为三益友,终朝相伴一衰翁。病嫌细字无心读,老厌闲花过眼空。赖有堂中不言客,冷颜常共北窗风。
  • 3.《武仲伏承益之奉议转示晦之佳什谨依元韵次和宋朝·杨武仲素发庞眉一陋儒,常陪龙友到禅居。我随益者诚多幸,人叹贤哉愧有馀。坐上共飞纯玉斝,腰间齐佩白银鱼。高吟清论常终日,会数朋交信不疏。
  • 4.《寄徐生元朝·虞堪积雨新晴三月初,好风轻飏落花疏。阖庐浦上安渔艇,槜李城边问客居。吏牍可閒还复尔,亲庭常省近何如。一春未得南来信,绿树阴时想过予。
  • 5.《边词·其五明朝·沈鍊垂老军人发坠肩,焚香夜夜告苍天。愿留守将多年岁,省得重科见面钱。

白玉蟾(1194-?),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南道人,琼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赋,长于书,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大法。
他曾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