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陈宫教

朝代:宋朝|作者:白玉蟾|
落魄逍遥一醉仙,笑携藜杖夕阳边。
三年睡法应须得,九蕴仙方妙不传。
骤雨猛催今日作,老苔为锁异时镌。
偶来水绿红花野,自与庐山亦有缘。

猜您喜欢

  • 1.《边思唐朝·李益 腰垂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
  • 2.《鸳鸯湖棹歌·之一清朝·朱彝尊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依家放鹤洲前水,夜半真如塔火明。
  • 3.《罗汉洞明朝·王士性大壑浑无底,青山到处逢。连冈抱曲涧,片片削芙蓉。月冷时窥虎,云深尚蛰龙。洞门落回飙,隔浦闻清钟。束炬达蓝渡,百里藏仙踪。欲问桃花津,仙源杳无从。惟馀涧下水,迟日...
  • 4.《句·其十八宋朝·释祖可乱山争夕阳。
  • 5.《赠彭孙遹清朝·王士祯此夜长安月,清光对故人。迢遥千里别,落拓百年身。举世无知己,名山好卜邻。平生丘壑志,禽向自相亲。

白玉蟾(1194-?),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南道人,琼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赋,长于书,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大法。
他曾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