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

朝代:唐朝|作者:高适|
飘泊怀书客,迟回此路隅。问津惊弃置,投刺忽踟蹰。
方伯恩弥重,苍生咏已苏。郡称廉叔度,朝议管夷吾。
乃继三台侧,仍将四岳俱。江山澄气象,崖谷倚冰壶。
诏宠金门策,官荣叶县凫。擢才登粉署,飞步蹑云衢。
起草征调墨,焚香即宴娱。光华扬盛矣,霄汉在兹乎。
隐轸推公望,逶迤协帝俞。轩车辞魏阙,旌节副幽都。
始佩仙郎印,俄兼太守符。尤多蜀郡理,更得颍川谟。
城邑推雄镇,山川列简图。旧燕当绝漠,全赵对平芜。
旷野何弥漫,长亭复郁纡。始泉遗俗近,活水战场无。
月换思乡陌,星回记斗枢。岁容归万象,和气发鸿炉。
沦落而谁遇,栖遑有是夫。不才羞拥肿,干禄谢侏儒。
契阔惭行迈,羁离忆友于。田园同季子,储蓄异陶朱。
方欲呈高义,吹嘘揖大巫。永怀吐肝胆,犹惮阻荣枯。
解榻情何限,忘言道未殊。从来贵缝掖,应是念穷途。

猜您喜欢

  • 1.《浣溪沙·醉梦昏昏晓未苏宋朝·苏轼醉梦昏昏晓未苏,门前轣辘使君车,扶头一盏怎生无? 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滴真珠,清香细细嚼梅须。
  • 2.《送杨方外法师之上清山觐乃师祝洞天真人元朝·虞堪接淅重趼四十年,眼空历历好山川。来龙起伏成形似,大块浑沦岂变迁。路绕脚跟千里健,澜翻舌底九河悬。把诗长啸出门去,又踏春风何处船。
  • 3.《次何都宪村居秋兴八首·其四明朝·江源归来乡土乐,不记马蹄忙。秋至菊浮蚁,时登粟满仓。百年心愿毕,一榻梦□凉。寄语贪饕者,何须百转肠。
  • 4.《壬午至家除夕作明朝·李胜原岁除灯火夜纷哗,湖海归来两鬓华。旧日题诗何逊宅,今年守岁阿戎家。梅花与我老来壮,椒颂惊人兴自赊。罗拜诸孙如竹立,笙歌簇拥醉流霞。
  • 5.《鹧鸪天·忆别清朝·王昊菡萏香残荔子红。榕阴绿覆小池东。昨夜梦回江水上,今朝身在画屏中。人忆别,意无穷。那时分手忒匆匆。蟀声断续垂杨路,千里关山皓月同。
高适的诗词曲代表作
高适(700年—765年),汉族。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