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谢偃

朝代:唐朝|作者:高适|
红颜怆为别,白发始相逢。唯馀昔时泪,无复旧时容。

猜您喜欢

  • 1.《臧僖伯谏观鱼春秋战国·左丘明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
  • 2.《知微山房明朝·王召支公兰若草堂隈,儒教禅心两不猜。石室月明僧入定,杏坛松老鹤飞回。塔侵草色承游屐,砌绕花香扑茗杯。流水夕阳谁更急,漫思人世总看哀。
  • 3.《鹧鸪天·同相又予、邓玉树游禹淩明朝·王翃绝顶风烟隔世情。游人象外俯空青。浓花如幛迎佳妓,枯木为堂坐老僧。林气淡,雨丝明。山钟知午语星星。攀危更出层檐望,但有弥天日月灯。
  • 4.《次韵题上封宋朝·释德洪天柱唯连紫盖峰,路危不与众峰通。瓢沽狭径疑相值,芋火何人想此风。借榻醉魂窥冻蚁,凭栏诗眼送飞鸿。空嗟千偈出山去,半摺遗编看未终。
  • 5.《梅花明朝·宋之绳一年蜡屐几回看,等到花开惜到残。漠漠冻云连近远,荒荒野月照清寒。于人疏落如无意,写尔高空正自难。记得遥山旧茅屋,破扉朽几一枝安。
高适的诗词曲代表作
高适(700年—765年),汉族。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