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熊少府题卢主簿茅斋

朝代:唐朝|作者:高适|
虚院野情在,茅斋秋兴存。孝廉趋下位,才子出高门。
乃继幽人静,能令学者尊。江山归谢客,神鬼下刘根。
阶树时攀折,窗书任讨论。自堪成独往,何必武陵源。

猜您喜欢

  • 1.《喜春来·春来南国花如绣元朝·曹明善 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小瀛洲外小红楼,人病酒,料自下帘钩。
  • 2.《病起夜坐二首·其一元朝·陈镒独坐寒窗夜,深炉火欲灰。无穷身外事,都逐雨声来。
  • 3.《漫书明朝·石宝炎炎积暑意,耿耿抱深怀。云含雨迟落,鸟呼风不来。疏林滞清响,幽客卧高斋。暄凉虽殊态,谋道讵云乖。独披床头书,如与古人偕。旷思倏无极,焉能顾尘埃。
  • 4.《题画其二明朝·朱同老树亭间翠影疏,远山烟外淡模糊。扶筇但问清溪水,还向长江作浪无。
  • 5.《秋兴四首·其四明朝·沈鍊荒城莽莽近边陲,道上风尘羽檄迟。沙塞自悬千里镇,汉庭谁赋四愁诗。关心老马嫌秋早,送目征鸿讶梦迟。宇宙漫漫堪一笑,缨冠束带欲何为。
高适的诗词曲代表作
高适(700年—765年),汉族。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