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处士往莱芜,兼寄苟山人

朝代:唐朝|作者:高适|
君为东蒙客,往来东蒙畔。云卧临峄阳,山行穷日观。
少年词赋皆可听,秀眉白面风清泠。身上未曾染名利,
口中犹未知膻腥。今日还山意无极,岂辞世路多相识。
归见莱芜九十翁,为论别后长相忆。

猜您喜欢

  • 1.《题赵文敏画谢幼舆丘壑图元朝·邓榆一丘一壑绝尘坌,坐看前山出白云。可使玉堂挥翰手,却疑大小李将军。
  • 2.《玉交枝明朝·吾邱瑞小旦:爹爹。青灯愁绪。伴萱堂把残编卷舒。牛衣对泣嗟无计。几番泪渍衣襦爹爹。我道。服劳视膳孝犹虚。朝经暮史成何济。喜如今骨肉俱齐。但愿得欢同百岁。
  • 3.《谢愚山寄敬亭茶著书墨四首·其三清朝·王士祯分来剑脊伴云腴,横理庚庚玉不如。更乞宣城诸葛笔,晴窗小试硬黄书。
  • 4.《浆水令明朝·沈鲸愧鲰生素居草莽。霎时间萍随波荡。今朝窃幸沐恩光。范围之下。德意汪洋。拜介:愚夫妇深稽颡。矢心执辔。宣劳虎帐。合:从今后。从今后。身超罗网。须黾勉。须黾勉效鹰扬。
  • 5.《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二十九明朝·周宪王深宫春暖日初长,花气浑如百和香。睡足倚栏闲坐久,琵琶声里拨当当。
高适的诗词曲代表作
高适(700年—765年),汉族。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