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

朝代:唐朝|作者:高适|
今日好相见,群贤仍废曹。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
绛叶拥虚砌,黄花随浊醪。闭门无不可,何事更登高。

猜您喜欢

  • 1.《巴女谣唐朝·于鹄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 2.《和欧阳伯和见寄宋朝·毕仲游自笑无能与世疏,此身疑作野人居。穿花载酒虽难得,散发行歌许自如。赖有儿童守门户,不妨宾客到阶除。会须拂拭乌皮几,准拟虞卿共著书。
  • 3.《赠姚仪甫宋朝·许景衡年少开千卷,生涯祇一瓢。声名动场屋,意气在云霄。素发今垂领,青衫尚折腰。未应轻斗禄,吏隐本逍遥。
  • 4.《颂古二十七首·其十八宋朝·释昙贲血盆似口剑如牙,竭世枢机未足誇。亲到龙潭龙不现,者回失却眼中花。
  • 5.《代乡人贺东博店主初度明朝·吴琏历历星霜六十周,夜看南极瑞光浮。十围松柏还苍干,满眼儿孙未白头。王母玉桃呈古博,葛翁丹粒候瀛洲。晚来闲眺青天外,雨过南山色更幽。
高适的诗词曲代表作
高适(700年—765年),汉族。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