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得藤字

朝代:唐朝|作者:高适|
幕府日多暇,田家岁复登。相知恨不早,乘兴乃无恒。
穷巷在乔木,深斋垂古藤。边城唯有醉,此外更何能。

猜您喜欢

  • 1.《北方松子寄天师希微真人元朝·陈宜甫穷发之北有山冈,松花结子成千章。苍皮已护霜雪操,玉齿偏凝雨露香。未论封公羡丁固,更思辟谷学张良。殷勤好向仙岩种,生意林林看绿秧。
  • 2.《献寿二首·其一宋朝·毕仲游庆日三阳近,高门附帝居。迎祥春入暮,献寿晚连裾。中子今持节,诸孙日诵书。始知题万石,未足大吾闾。
  • 3.《有感宋朝·彭汝砺吾身本山林,艰难知备尝。天寒负书橐,万里冒雪霜。山川风借力,道路泥为浆。瘦马鞭不前,悲歌自慨慷。今也偶得禄,虽劳庸何伤。念尔草野夫,百辈勤送将。不惟风雪勤,无乃...
  • 4.《次洪宪副宣之夜坐联句韵四首·其一明朝·江源画省同官不偶逢,晚衙初散一尊同。韭芽入馔宁无肉,鹅掌供餐也胜熊。锒烛送阄来隔座,玉壶传漏出深宫。丈夫四海从来志,莫笑扶桑谩挂弓。
  • 5.《挽蒋廷璧联明朝·何汝真白水久盟心,难忘东阁官梅,数点冲寒同入咏;红尘今撒手,怅望西江云树,万家举火待何人。
高适的诗词曲代表作
高适(700年—765年),汉族。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