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孙訢

朝代:唐朝|作者:高适|
离人去复留,白马黑貂裘。屈指论前事,停鞭惜旧游。
帝乡那可忘,旅馆日堪愁。谁念无知己,年年睢水流。

猜您喜欢

  • 1.《烛影摇红·送会宗宋朝·毛滂 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 门掩绿苔应遍。为黄花、频开醉眼。橘奴无恙,蝶子相迎,寒窗日短。会宗小斋名梦蝶,前植橘,东偏甚广。
  • 2.《吊萧廉泉阖门殉节明朝·光容保康城头悲风起,一万贼兵渡江水。姚家伪帜白云屯,斯民如汤沸未止。但令满耳闻呼号,大尹何在开门逃。白头老尉更楼坐,芒干牛斗有霜刀。选择健儿躯干好,痛哭陈词严征讨。...
  • 3.《闻莺明朝·吴琏黄黄衣,娇娇语,冷耳闻之乱心绪。安得深止于丘隅,一任弄出调阳律吕。
  • 4.《秋日感怀清朝·毛世楷秋夜焚香醮玉真,秋河靥靥动星辰。人间何处投金濑,天上徒闻析木津。同学少年悲杜甫,美人迟暮感灵均。青天碧海吾无悔,且泛南溪采白蘋。
  • 5.《催拍明朝·沈鲸忽睹明珠旧辉。顿惊心不觉涕洟。净:这珠是远来之物。只恐不是你家的。老旦:双双随嫁赀。净:元来你的珠是两颗。如今为何只有一颗。老旦:有子从军。赠向边陲。净:还有一...
高适的诗词曲代表作
高适(700年—765年),汉族。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