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说时不取相

朝代:宋朝|作者:释印肃|
说时不取相,相说却成诳。
不诳不谤时,如如真金像。

猜您喜欢

  • 1.《已亥杂诗·32清朝·龚自珍何郎才调本孪生,不据文家为弟兄。嗜好毕同星命异,大郎尤贵二郎清。
  • 2.《诗一首宋朝·俞括二十四峰尖,参差列郡南。半空擎梵宇,绝顶寄僧龛。
  • 3.《盖公堂歌宋朝·毕仲游胶西丈人头皓白,避世不作诸侯客。黄帝老子是其师,短褐补肩人不识。呜呼相国起文吏,能解干戈谋社稷。诸田喋血腥未已,封裹疮痍与休息。三齐儒生多说士,强读诗书谈治国。...
  • 4.《寄沂水宰宋朝·许彦国楚甸齐封自此分,穆陵遗俗久犹存。岂知今日鸣琴宰,即是当年赐履孙。且有清风消酷暑,更无惊犬吠黄昏。畏人客子成安枕,独宿荒村不闭门。
  • 5.《送宋牧仲员外榷赣州四首·其三清朝·王士祯章贡交流地,孤城百战馀。江山应不改,父老问何如。五岭稀烽火,三湘动羽书。似闻兵马后,租赋未全除。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