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朝代:宋朝|作者:魏了翁|
芹宫日晚守祠斋,争见花如火齐堆。
不复少年黄犊健,任令急景白驹催。
繁红才伴木栗留至,众绿又惊鶗鴃来。
到会意时须命酒,莫论花谢与花长。

猜您喜欢

  • 1.《伊江杂诗·其三清朝·方士淦雪海冰山路,开疆赖伏波。鹰声偏善引,马骨却怜多。唯有天垂险,能教地不颇。南方资保障,改道究如何?
  • 2.《癸未四十述怀八首·其二清朝·方仁渊犹忆童年志学初,红巾扰攘少宁居。全家奔走风尘里,四壁烧残劫火馀。弟妹无依须觅食,饥寒交迫废攻书。贼氛方静严亲弃,最是穷愁逼岁除。
  • 3.《夜坐宋朝·杨再十一君竹窗吹雨夜潇潇,独拥寒炉叹寂寥。坐久不知更漏永,镫花零落篆香消。
  • 4.《鸿门宴元朝·韩中村花膺绣膊帕抺额,勇士如门森剑戟。沛公对酒颜如灰,主人重瞳光照席。重瞳座上身如寄,卮酒未吞心已醉。醉酣不辨真天人,百万貔貅眼中睡。春融玉帐香风开,呜呜帐下筝琶哀。...
  • 5.《赠冯季良·其二明朝·佘翔会稽东去不辞贫,为爱兰亭寄此身。笑问若耶溪上月,即今谁似浣纱人。
魏了翁的诗词曲代表作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
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1211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
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