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知常德袁尊固监丞送别四诗·孔训元无实对名

朝代:宋朝|作者:魏了翁|
孔训元无实对名,只言为己与求人。
能知管仲不为谅,便识殷贤都是仁。
义利两涂消处长,古今一理屈中伸。
自从圣学寥寥后,千百年谁信得真。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芭蕉明朝·叶汉亭亭照出月朦胧,别样风流那可同。半捲芳心如有恨,一缄书札怨无鸿。含情苦战三更雨,入梦轻敲一夜风。爱尔美人怜寂寞,十年惆怅绿窗中。
  • 2.《参政西江明朝·祁顺四十年来一束书,致身何幸际唐虞。平生志慕奇男子,此日官为中大夫。北阙羽仪新宠渥,西江山水旧行途。慈闱咫尺思迎养,久愧林头返哺乌。
  • 3.《挽岳母清朝·廖厚初问视迫中途,心急足违惭半子;溯洄宗太水,徽流人往忆余波。
  • 4.《三寺云深明朝·吴恭南阜连云特地青,招提森列梵王城。雨馀殿影参差见,月落钟声取次鸣。石上暂留祇树湿,檐端常宿衲衣清。老僧尽日堪怡悦,想与无心绝世情。
  • 5.《支硎山十二咏·其六·寒泉明朝·沈大本饮来如雪味,入口带天香。流出空山去,能令天地凉。
魏了翁的诗词曲代表作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鹤,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
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1211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
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