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填致政姚君挽诗

朝代:宋朝|作者:魏了翁|
一生官偪仄,几处狱平反。
夜雨滴归思,凯风唳泪痕。
竟令驹入梦,莫尽桂销冤。
点检慈恩旧,秋空几断魂。

猜您喜欢

  • 1.《初伏后偶书呈抑之宋朝·白子仪炎天三伏经初伏,火烈石焚疑此时。钩带已逢瓜入座,扶疏还爱树成帷。良田广宅富家事,万壑千岩逋客期。顾念宿心俱未适,但惭种种鬓垂丝。
  • 2.《读史·其七元朝·吴当盖世功名意气雄,楚齐国大势难容。从容进退知天道,一邑封留事赤松。
  • 3.《送薛天中还高凉明朝·王邦畿君还何太速,惆怅绿杨边。斗酒不成醉,长江已放船。前言应重念,后会在何年。闻道兹州好,心驰古陌烟。
  • 4.《过宝胜哭雅师二首·其一宋朝·许景衡凤凰岩石最棱嶒,十载重来强一登。怪底岩前能寂寞,年来失却两诗僧。
  • 5.《渡羚羊峡明朝·李云龙清流凡几曲,两岸尽蒹葭。但见山形合,宁知溪路斜。峰阴时作雨,水气晚蒸霞。古树飘霜叶,惊涛溅雪花。密竹藏樵路,垂萝系钓槎。倘因渔父去,还见有人家。
魏了翁的诗词曲代表作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
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1211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
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