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书生日·三边头绪正相寻

朝代:宋朝|作者:魏了翁|
三边头绪正相寻,云气模糊尚积阴。
已喜龙荒通汉使,更须帝梦起商霖。
功名本自於人薄,家国相关此念深。
共指岷峨祝公行,鬓华未听晓霜侵。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惜红衣·吴兴号水晶宫宋朝·姜夔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亦可见矣。丁末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簟枕邀凉,琴书换日...
  • 2.《田荡元朝·王祯农事方殷春已归,绿云满掘春秧齐。秧马既具田成畦,尚欠有物平水泥。横木叉头手自携,荡磨泥面如排挤。人畜一过饶足蹄,却行一抹前踪迷。莹滑如展黄玻瓈,插莳足使无高低。...
  • 3.《和刘车窗雪元朝·罗梅我人倚梅花管领春,烱如玉树出瑶林。虽无远客冲寒访,喜有幽人忍冻吟。一夜溪山俄晓色,十年宇宙此初心。刘郎情意凭谁写,莫遣梁园擅赏音。
  • 4.《港口逢李伯襄因怀戴公纶明朝·伍瑞隆君从何处至,吾欲问孤城。客路偏相左,中流一寄声。因思乘兴日,不似剡溪情。安道经时别,应怜太瘦生。
  • 5.《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其十清朝·王士祯广大居然太传宜,沙中金屑苦难披。诗名流播鸡林远,独愧文章替左司。
魏了翁的诗词曲代表作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
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1211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
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