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莫干山

朝代:近现代|作者:毛泽东|

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古诗简介

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外交事业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国家各项事业都按照计划顺序发展的阶段。毛泽东的心情很是舒畅。夏秋之际,他来到杭州休息,游历了杭州附近著名的一些山水名胜,此写景抒怀游历莫干的感怀。

注释

莫干山:在浙江省德清县西北。相传因为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曾派剑工在此铸造“莫邪”(mòyé)、“干将”二剑而得名。

七人房:指作者当时的卧车,可坐七人。

峰峦:层叠众多的山峰。峰:大而尖的山;峦:小而坚的山。

莽苍:郊野之色,遥望不甚分明。莽:空旷无际。苍:青绿色。

四十八盘:泛指莫干山山间曲折的盘山公路。

钱塘:指杭州市。古时候称为“钱塘”。

赏析/鉴赏

整体把握

全诗28字,毛泽东写于1955年。此诗和《看山》、《五山》都是写于同一时期,作者在游历杭州时候写的。驱车回程途中,余兴未尽,乃再口占一绝,抒发轻愉快的心情。

全诗即景抒情,诗句轻快,语言明白如话,诗趣意兴盎然。

逐句分析

全诗一二句叙写作者乘车在下山的路中穿行,回头看抛在身后的峰峦已入莽苍。

三四句写诗人还沉浸在对莫干山盘旋陡峭的山势的回味之中时,回程的路不知不觉地走完了。说明诗人此次游兴极好,心境闲适,以致慨叹时光走得太快了。

毛泽东的诗词曲代表作

毛泽东(1893年12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