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渊明诗后

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
渊明避俗未闻道,此是东坡居士云。
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闻道更谁闻。

猜您喜欢

  • 1.《论诗三十首·其十四元朝·元好问出处殊涂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 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
  • 2.《雷峰寺·其四明朝·王邦畿古寺石桥边,桥边种木绵。三春花正发,一树火初然。欲问此何世,相看不记年。夕阳钟磬起,梵语出诸天。
  • 3.《菊花明朝·王泰际分得陶家带傲枝,朝来篱畔露纷披。学随年少簪衰鬓,与进霜天酒一卮。冒雨共寻偏事逸,禁寒佳种独开迟。餐英自昔骚人赋,何必黄州满径吹。
  • 4.《送本邑杨大尹入觐明朝·吴琏湖右文章伯,江南父母官。三钱斗米价,一雨万家村。远远享天子,高高飞凤鸾。明年二三月,黎庶眼将穿。
  • 5.《栖云阁明朝·吴孟和饭煮胡麻羹煮菜,悠然风味圣天台。五云缥缈暗飞雨,深锁闲门昼不开。
辛弃疾的诗词曲代表作
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辛弃疾艺术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现存词600多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公元1207年秋,辛弃疾逝世,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