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蒲赴湖至板桥逢杜谋伯

朝代:宋朝|作者:晁补之|
二年两度踏京尘,犹喜常逢杜子春。
文学老来从旧日,金兰同好更何人。
身惭随檄终难强,计欲归耕未敢陈。
正是桃花红似血,不应无酒但沾巾。

猜您喜欢

  • 1.《新夏歌唐朝·李贺晓木千笼真蜡彩,落蕊枯香数分在。阴枝拳芽卷缥茸,长风回气扶葱茏。野家麦畦上新垄,长畛徘徊桑柘重。刺香满地菖蒲草,雨梁燕语悲身老。三月摇扬入河道,天浓地浓柳梳扫。...
  • 2.《即事明朝·夏完淳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 3.《宛溪济川桥成元朝·王璋二水玄晖郡,双桥太白诗。江山遗迹在,惠政大贤知。累石砌湍濑,飞梁跨渚涯。仙宫鳌赑屃,星汉鹊参差。不碍乘槎客,翻思踏浪儿。人从衽席过,功类鬼神为。利泽通千里,欢呼...
  • 4.《漫书二首·其二明朝·石宝骐驎日千里,捕鼠愧狸狌。鲁鸡伏鹄卵,越鸡良不能。小大固物理,鹪鹩等鹍鹏。得造境自适,入真化可乘。何必朱门戟,可以易枢绳。
  • 5.《庚子四月二十三日登东津城楼即事二首·其一明朝·李德丰涛白驱新涨,峰青涌夕阴。悠悠滞乡国,宛宛及登临。并海增陴急,缘江下栅深。金汤更设险,萧瑟起长吟。
晁补之的诗词曲代表作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