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投丰德寺谒海上人

朝代:唐朝|作者:李端|
半夜中峰有磬声,偶寻樵者问山名。上方月晓闻僧语,
下界林疏见客行。野鹤巢边松最老,毒龙潜处水偏清。
愿得远山知姓字,焚香洗钵过馀生。

猜您喜欢

  • 1.《寄答关蓬石先辈明朝·王邦畿一别何其久,临风安所之。去年重九节,贻我仲秋诗。云水难乘兴,干戈到此时。遥闻隐樵麓,芳草但相思。
  • 2.《长门怨十二首·其七元朝·陶应雷垂柳阴阴正日长,波澄太液午风凉。应知避暑披香殿,薄命无由侍玉皇。
  • 3.《将赴洞庭故里诸公赠别次韵奉酬二首·其一明朝·朱用纯少壮相依老更亲,几回屈指不多人。情知晤对原稀少,话到分携便苦辛。岁首平添花下约,更残难乞醉中身。逝将好友殷勤意,散作包山笠水春。
  • 4.《秋日寄苍梧隐居明朝·何巩道故人千里梦悠悠,落叶寒砧两处秋。旧里江山空寂寞,旅途风雪莫淹留。鸡声枕上收残月,海气窗前动远舟。闻道邻人解吹笛,山阳哀调不胜愁。
  • 5.《湘舞弟归自汝宁明朝·吴骐怜尔风尘色,言归自汝南。依人昔未惯,长路近方谙。白鹤三山旷,鹪鹩一粒贪。早知缣素贵,从此事春蚕。
李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