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云际寺准上人房

朝代:唐朝|作者:李端|
高僧居处似天台,锡仗铜瓶对绿苔。竹巷雨晴春鸟啭,
山房日午老人来。园中鹿过椒枝动,潭底龙游水沫开。
独夜焚香礼遗像,空林月出始应回。

猜您喜欢

  • 1.《夜归鹿门歌唐朝·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 2.《还乡杂诗·盘餐随例且充肠近现代·钱钟书 盘餐随例且充肠,不羡侯鲭入馔尝。知为鲈鱼归亦得,底须远作水曹郎。
  • 3.《喜得海夫书并言译书事近现代·钱钟书 乖违人事七年中,失喜书来趁便风。虚愿云龙同下上,真看劳燕各西东。敛才光焰终难闭,谐俗圭棱倘渐砻。好与严林争出手,十条八备...
  • 4.《冬夜闻雨明朝·石存礼寒夜沉沉转二更,忽闻冻雨起飞声。斜飘天上松涛细,乱洒庭前竹叶鸣。投老祗应眠海曲,避人曾不到山城。晓钟欲断寒仍甚,滴尽空阶梦未成。
  • 5.《题全懿堂古诗一首明朝·朱浙全懿高堂渺何许,重湖濛濛隔烟渚。闽山回首白云垂,落日凄凉怆谁语。堂中太母年少时,一念孝诚众推与。雍雍鸣雁新相和,荡荡长天失其侣。阿翁年大阿姑死,只影娉婷儿方乳。...
李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