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二首·其二

朝代:唐朝|作者: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翻译/译文

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
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
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猜您喜欢

  • 1.《清泠台(在右山)宋朝·沈辽清泠不在境,石峤乃天成。我无卜筑功,为台亦强名。南山岂不佳,不见浮云生。青溪淡无绪,何处宾鸿声。谁云饮酒乐,正欲乱其明。不知弹琴士,何用物外平。清冷亦强名,指象...
  • 2.《毛女图为房参戎题四首·其四明朝·江源玉体生毛可是仙,餐霞食柏事长年。莫思旧日柳房宠,闻尽沧桑几变迁。
  • 3.《秋怀·其一明朝·佘翔迢递千山道,疏林落日低。传书悲塞雁,伏枕听莎鸡。双鬓凋风雨,孤城厌鼓鼙。东闽何处是,人在楚云西。
  • 4.《读弇州集赠王元美先生·其二明朝·佘翔先朝一疏乞岩阿,再起中原竟若何。楚泽鱼龙骄白日,吴江风雨满青莎。翟公门静堪罗雀,逸少书成欲换鹅。何物千秋名不朽,寻常附骥一相过。
  • 5.《天王寺明朝·李德学山雨藤花满,疏疏点寺门。湿香通短屐,空翠坐清尊。屋破孤僧在,碑残几字存。惟馀石坛竹,岁岁长儿孙。
戴叔伦的诗词曲代表作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