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独孤cl还京

朝代:唐朝|作者:戴叔伦|
举家相逐还乡去,不向秋风怨别时。
湖水两重山万里,定知行尽到京师。

猜您喜欢

  • 1.《奉简莘叟宋朝·沈辽红叶飘萧秋后山,相望止在一溪间。老夫无用方安命,夫子何为蚤闭关。世事不随歌吹乐,此身略与水云闲。经年不见宁相外,安在区区事往还。
  • 2.《谪仙桃岩明朝·王玺桃花开处山悠悠,闻道青莲此卧游。径仄补藤残欲没,瀑高触石断还流。雨催新蕨猿声急,风拂寒林草色幽。今日偶来寻往迹,人间谁道无丹丘。
  • 3.《秋日同文馆诗·其二宋朝·曹辅平生诗酒兴,缩手少年场。谁敌江河量,争看锦绣章。论才皆国器,满袖尚天香。欲写弘文士,风流有长康。
  • 4.《答高道人二首·其二宋朝·释怀深砂盆打破化为尘,始是撑天拄地人。举世只言身是幻,不知谁是幻中人。
  • 5.《花下独酌元朝·刘一飞儿时手种植,感此岁月深。岁月不复返,但见高高林。嫣然枝上花,旦暮成古今。所以溪山客,翛然脱尘襟。花自为我舞,鸟自为我吟。有时倦复坐,酒醒时更斟。一笑开落中,静见...
戴叔伦的诗词曲代表作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