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静非山里住

朝代:宋朝|作者:赵光义|
静非山里住,闹即擬何之。
缘识归空寂,生前旧亦知。

猜您喜欢

  • 1.《十二时·衰柳明朝·王翃鉴馀姿、数株临水。寒入萧疏时候。想去国、离人肠断。眉学轻颦双斗。烟孑隋堤,风凄灞岸,惯与秋争瘦。怪别处、或有长条,残叶乱飞,宛约全销莺后。记客春、楼南系马,忍见...
  • 2.《蟠龙山宋朝·蟠龙山名何所因,为言山作蟠龙形。欲寻地志质诸古,适遇野老传于今。伟哉造化巧经始,斲以斧凿初无痕。四傍坦夷渺原隰,一径窈窕森松筠。回旋屈曲隐头角,蓊郁葱翠含精神。...
  • 3.《次韵谊叟悼性上人宋朝·释德洪井美泉先竭,犀残角有通。斯人难再得,陈迹已成空。麈尾梦应寄,楞伽写未终。平生说禅口,不见怒号风。
  • 4.《溪岩杂咏·其五元朝·清珙扶杖入松林,閒行上翠岑。鹤群冲鹘散,树影落溪沈。野果棘难采,药苗香易寻。澹烟斜日暮,红叶半岩阴。
  • 5.《村居·其一明朝·李云龙朝来片雨过,几树带清晖。偶与山翁出,閒看水鹤飞。苔生采药路,水没钓鱼矶。隔岸闻人语,前溪罢网归。
赵光义的诗词曲代表作

赵光义(939年-997年),即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
赵光义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