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纷华有心说

朝代:宋朝|作者:陈傅良|
纷华有心说,艳美得目送。
越在篁苇间,顾使诗兴动。
诗人被花恼,尽日手自弄。
愁吟日不足,又作栩栩梦。

猜您喜欢

  • 1.《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唐朝·李白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若无三千客,谁道信陵君?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邯郸能屈节,访博从毛薛。夷门得隐沦,而与侯生亲。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槌人。好士不尽心,何能...
  • 2.《秋夜有感近现代·鲁迅绮罗幕后送飞光,柏栗丛边作道场。望帝终教芳草变,迷阳聊饰大田荒。何来酪果供千佛,难得莲花似六郎。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
  • 3.《天门山图元朝·张兑我家三世居山国,寝食嬉游见山色。去年前作京华行,万里平原载车辙。荆山嵯峨镇南纪,华岳金精照秋水。太行绵延坠马首,北望居庸雪中峙。归来泛舟淮与江,匡庐相接高崆峒。...
  • 4.《与广汉舜山寺分题得申字宋朝·彭汝砺溪山幽隐一闲身,憔悴今随逆旅尘。南国浸辽愁似织,北音不至别如新。
  • 5.《读翠微集宋朝·盖屿圣宋吟哦只九僧,诗成往往比阳春。翠微阁上今朝见,格老辞清又一人。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陈傅良是南宋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继承薛季宣的事功之学、启后叶适之集大成者,与朱熹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而立,是永嘉学派承上启下的学术巨擘。他为学主“经世致用”,反对性理空谈,与同时期的学者陈亮近似,世称“二陈”。傅良治学严谨,上溯三代、秦汉,一事一物,必致其极。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建院篇》、《历代兵制》、《毛解诂》、《八面锋》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