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陈同甫抱膝亭

朝代:宋朝|作者:陈傅良|
稻粱不难谋,轩冕亦易得。
胡为抱膝翁,恻恻复恻恻。
秋风堕碧梧,凤鸟去无迹。
愁吟草际蛩,儿女泪盈臆。
忽然一长啸,孤响起空寂。
令人识雅颂,一唱三叹息。
室庐在路傍,耕凿在民籍。
行人听笑语,稚子共眠食。
读书果何罪,须发又半白。
此意太劳劳,此身长抑抑。
抱膝且不可,出门更何适。
但勿问门外,蓬蒿若干尺。

猜您喜欢

  • 1.《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唐朝·李商隐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 2.《鹧鸪天·寄李之问宋朝·聂胜琼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 3.《李运使赞宋朝·释德洪风度凝远,和气如春。绿发授道,精敏绝伦。名冠缙绅,挺然忠义。知国知兵,如唐陆贽。顷者天府,奉使江南。昼锦之荣,父老聚观。顿节西州,盗发江浙。提师百万,荡其窟穴。...
  • 4.《悼内·其三明朝·佘翔一夜愁来鬓有丝,吹箫人去见无期。悼亡不尽潘安泪,忍读生前幼妇词。
  • 5.《厓山吊古·其六明朝·李之世汴杭回首即荒滨,三徙逢厓事竟真。天地有灵应一涕,风波垂死泣孤臣。何来赤手堪扶国,即去黄冠亦误身。还是中华千古地,长风吹雨洗腥尘。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陈傅良是南宋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继承薛季宣的事功之学、启后叶适之集大成者,与朱熹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而立,是永嘉学派承上启下的学术巨擘。他为学主“经世致用”,反对性理空谈,与同时期的学者陈亮近似,世称“二陈”。傅良治学严谨,上溯三代、秦汉,一事一物,必致其极。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建院篇》、《历代兵制》、《毛解诂》、《八面锋》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