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仲一三益堂

朝代:宋朝|作者:陈傅良|
有此名三益,之人可晤言。
游藏无俗物,典则似诸昆。
剩着书充栋,仍添竹过垣。
翻愁长者辙,稀得到柴门。

猜您喜欢

  • 1.《终南别业唐朝·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2.《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唐朝·李白【其一】白杨双行行,白马悲路傍。晨兴见晓月,更似发云阳。溧水通吴关,逝川去未央。故人万化尽,闭骨茅山冈。天上坠玉棺,泉中掩龙章。名飞日月上,义与风云翔。逸气竟莫...
  • 3.《丁酉秋浙省除青田主簿戊戌三月再调松阳感愧有作元朝·陈镒牢落乾坤一腐儒,却怜半世事诗书。广文方入中朝选,主簿重承外省除。长拟报恩忧力薄,更教佐邑愧才疏。踵门有客来相贺,旋买芳尊剪野蔬。
  • 4.《别陆成叔山人·其一明朝·王弘诲与尔探奇处,片帆千里俱。宏编流艺苑,密义了文殊。论拟潜夫著,书堪答客娱。悠悠谁按剑,行矣慎明珠。
  • 5.《津口登舟明朝·李殷鼎戒涂常畏险,去去复登舟。峡口云无定,津前水自流。孤篷横落日,客梦迫残秋。暝色浑无际,寥天望转幽。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陈傅良是南宋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继承薛季宣的事功之学、启后叶适之集大成者,与朱熹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而立,是永嘉学派承上启下的学术巨擘。他为学主“经世致用”,反对性理空谈,与同时期的学者陈亮近似,世称“二陈”。傅良治学严谨,上溯三代、秦汉,一事一物,必致其极。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建院篇》、《历代兵制》、《毛解诂》、《八面锋》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