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林承信

朝代:宋朝|作者:陈傅良|
重交宁问田安在,急义固於官不知。
膴仕幸多花萼好,幽栖宜与竹林期。
床头周易吾将老,案上楞严晚得师。
此意自应天予后,峄阳未琢长孙枝。

猜您喜欢

  • 1.《小桃红·采莲女元朝·杨果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对花饮。到如今,西风...
  • 2.《庵中自题(原无题,据《宋诗纪事》补)宋朝·释显万万松岭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三更云去作行雨,回头方羡老僧闲。
  • 3.《浔南书事元朝·虞堪偶即浔南地,川原路欲芜。老翁行乞食,稚子幼还扶。未放开河卒,犹差守戍夫。为农那可卜,愁我在江湖。
  • 4.《句章陈昶见访明朝·朱翰山中露坐学鸣琴,故旧重来百感深。千里寄书犹在念,二毛侵鬓各惊心。窗临水月涵虚影,花绕池台散夕阴。自古穷通有迟速,莫因相见叹浮沉。
  • 5.《溪上杂题·其六明朝·李之世閒来趺坐但垂纶,坐到潮平水不粼。红叶满林风乍起,行人错认浣花津。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陈傅良是南宋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继承薛季宣的事功之学、启后叶适之集大成者,与朱熹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而立,是永嘉学派承上启下的学术巨擘。他为学主“经世致用”,反对性理空谈,与同时期的学者陈亮近似,世称“二陈”。傅良治学严谨,上溯三代、秦汉,一事一物,必致其极。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建院篇》、《历代兵制》、《毛解诂》、《八面锋》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