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

朝代:宋朝|作者:王珪|
鹄袍缠御便牙绯,笑我山中芰制衣。
姓字两回香桂籍,声华一日动天扉。
政有霜螯须别驾,待呼巴菊寿兹闱。
千古岳阳登览地,好诗相记莫相违。

猜您喜欢

  • 1.《暮秋山行唐朝·岑参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 2.《贺鲍如泉七十明朝·王立道绿水绕门閒,杨花满钓船。折腰宁作吏,负郭且归田。义训徵图史,春情属管弦。相逢不惜醉,应有酒如泉。
  • 3.《次韵王太博关太丞同游石鼓山宋朝·刘挚礼局仙人两俊流,高才相敌异商周。北溟风水初登化,南楚江山晚并游。契阔岁华归大笑,留连骚雅入冥搜。江边一醉惊离散,应有功名约白头。
  • 4.《题江南春雨图元朝·钱仲益群山鹘突云模糊,长萝远水连平芜。孤村绝浦望不极,几家茅屋悬鱼罛。轻舟数点小于叶,出没烟浪同飞凫。江空雨势来不已,水风飒飒吹菰蒲。前山禅宫白云际,明灭时见金浮屠。...
  • 5.《亭菊·其四明朝·何维柏北风号林,万卉具凋。幽香玉秀,静正不恌。我思古人,中心迢迢。
王珪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珪(1019年—1085年6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