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百二十日夏

朝代:宋朝|作者:释宗杲|
百二十日夏,日日无空缺。
露柱带神通,灯笼呈丑拙。
彻不彻,却来棒头为汝决。

猜您喜欢

  • 1.《霜月唐朝·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2.《游泰安竹林宋朝·许安仁萧寺天教胜处安,峰峦腾掷水云閒。客来总说游山好,不道山僧却厌山。
  • 3.《迎爽楼宋朝·释德洪危楼华构倚青冥,卷尽晴岚独自登。去雁横斜纷点点,好峰青碧露层层。胜游与客同清赏,佳处题名在翠筠。凭槛不堪衰眼力,候船津渡见归僧。
  • 4.《白茫畲做三多班戏(淑根作)清朝·廖厚初献九如之颂,奏九成之韶,舞来九彩云翘,疑是九天仙下降;演三多之班,谱三迭之曲,唱到三冬雪夜,肯留三次客同观?
  • 5.《题三闾大夫庙四首·其三清朝·王士祯久客怀往路,还登江上祠。美人惜珍剃,众女妒娥眉。楚泽凋兰叶,巴巫唱竹枝。九歌何处续,宋玉有微词。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