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天地同根伸一问

朝代:宋朝|作者:释宗杲|
天地同根伸一问,未曾抬步已亡家。
无阴阳处华重发,玉本无瑕却有瑕。

猜您喜欢

  • 1.《踏莎行·芳草平沙元朝·张翥芳草平沙,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醉来扶上木兰舟,将愁不去将人去。薄劣东风,夭斜落絮,明朝重觅吹笙路。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销魂处。
  • 2.《题《复庄诗问》二章·其一清朝·方成圭当年坛坫盛金台,未预宾筵末座杯。天北剑光沈督亢,海东云气接蓬莱。**不乱灵均笔,选体能精子美才。垂老明山一携手,半生襟抱为君开。
  • 3.《赋王立之承奉园亭·泠然斋宋朝·释道潜虚室昼生白,清风袭衣屦。圆蒲燕坐人,泠然欲仙去。
  • 4.《归乡七首·其二明朝·何巩道横卧麒麟倒挂藤,万家荒冢绿层层。人间久已传金碗,地下何须点漆灯。十月祭田喧晚获,一冬山径没寒冰。沉吟忽见长松树,闻说狐狸夜夜升。
  • 5.《病中明朝·沈守正朝梳白发乱成堆,昼减青精夜旷杯。落叶何繁愁里听,漏声如诉闇中催。浮生谁免老病死,良药无过归去来。只待桂花狼籍后,便辞羽洞下天□。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