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赞二首·肩担一条吉撩棒

朝代:宋朝|作者:释宗杲|
肩担一条吉撩棒,棒头挂双破木履。
尽力撮却布袋口,不知里许有甚底。
落落魄魄闹市行,藞藞苴苴没羞耻。
龙华会上若逢渠,定与椎落当门齿。

猜您喜欢

  • 1.《祝于澄(味青)八十大寿清朝·巨赞君山怀故国,旧雨见新姿。矍铄公真健,期颐值盛时。险夷何足道,忧乐几人知?南海归来后,操觚再献诗。
  • 2.《呈佥帅元朝·张仲深明时尚右学,髦俊各有造。庙堂足旁罗,山林极幽讨。公家秉懿德,胸次五车饱。精神掞空碧,符采绚华藻。当年觐宸旒,启沃邦家兆。居然宰州邑,抚字弗草草。棠阴护晴昼,燕香...
  • 3.《沧波元朝·虞堪沧波眇碧落,芦叶生秋风。一船不结缆,长啸月明中。
  • 4.《苏幕遮·新春,小园听雨明朝·李元鼎叠林园,池尚小。偶凿池塘,受水能多少。遍近春生寒料峭。一霎东风,知是花开早。茅亭新,烟雾袅。对酒赓诗,转觉人难老。忽忆云烟仙笛杳。拟砌高台,一望西山老。
  • 5.《舟中月夜怀韩孟郁明朝·李孙宸忆别金陵柳,相将又一旬。每逢吟咏处,难忘和歌人。雁落孤帆影,花飞夹岸春。此时雍署里,杯酌与谁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