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赞二首·肩担一条吉撩棒

朝代:宋朝|作者:释宗杲|
肩担一条吉撩棒,棒头挂双破木履。
尽力撮却布袋口,不知里许有甚底。
落落魄魄闹市行,藞藞苴苴没羞耻。
龙华会上若逢渠,定与椎落当门齿。

猜您喜欢

  • 1.《念奴娇·送陈正言宋朝·家铉翁南来数骑,问征尘、正是江头风恶。耿耿孤忠磨下尽,惟有老天知得。短棹浮淮,轻毡渡汉,回首觚棱泣。缄书欲上,惊传天外清跸。路人指示荒台,昔汉家使者,曾留行迹。我节君...
  • 2.《题湖山十景·其四·雪溪垂钓元朝·陈镒水阔天寒雪正飞,渔翁犹在水之湄。凭谁画出溪头景,蓑笠孤舟独钓时。
  • 3.《梦中一首明朝·王崇庆欲上河阳郡,先来洞府游。白云满天地,红叶不知秋。
  • 4.《依韵和田虎通判兼呈品防签判四首·其四宋朝·陆佃春花秋叶两推移,未有涓尘补圣时。新识豹胎休负鼎,旧成蛇足谩持卮。山如水墨屏间见,日向棋盘子上迟。便使北归应念此,白鸥黄鸟尽相知。
  • 5.《丁卯元旦清朝·方鹤斋先春三日逢元旦,彩笔题诗一纸丹。巽地好风舒面缬,锦江淑气入毫端。年书赤兔思消劫,日照朱梅已破寒。七十六翁犹有恨,万方多难一身安。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