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高竹有外侄

朝代:宋朝|作者:叶适|
娶女已为客,参翁又别行。
相随小书卷,开读短灯檠。
野影晨迷树,天文夜照城。
须将远游什,题寄老夫评。

猜您喜欢

  • 1.《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宋朝·欧阳修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 2.《浣溪沙·厌良贤唐朝·敦煌曲子卷却诗书上钓船。身披蓑笠执鱼竿。棹向碧波深处去,几重滩。不是从前为钓者,盖缘时世厌良贤。所以将身岩薮下,不朝天。
  • 3.《次韵彦崇游三洞宋朝·许景衡两溪寻胜处,三洞得偕行。涧外云犹湿,山深谷应声。留连看龙跃,来往计牛鸣。回首林间寺,疏钟报晚晴。
  • 4.《山中即事四首·其四明朝·吴琏一入青山即当仙,野禽幽鹿伴清眠。诗书剩买无论价,风月频赊不用钱。林外軥辀花外蝶,径中松竹雨中莲。少开老眼成真趣,翻恨红尘误少年。
  • 5.《题柴昆陵越山春晓图明朝·李本君莫著谢公登山屐,更莫问子猷泛雪舟。请君试看高堂壁,彷佛李白天姥之神游。于越山川甲天下,秦关蜀道皆土苴。柴侯晚年天机精,酒酣泼墨为予写。天姥高出东南天,天台四明...
叶适的诗词曲代表作

叶适(1150年5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生于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
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兵部侍郎等职,曾参与策划“绍熙内禅”。
叶适对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但在权相韩侂胄谋划北伐时提出异议,被改授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叶适不肯为北伐草诏。其后又建议防江,但韩侂胄仍不采纳。开禧北伐失败后,叶适出任沿江制置使等职,节制江北诸州。因军政措置得宜,曾屡挫敌军锋锐。累迁至江淮制置使,曾上堡坞之议,实行屯田,均有利于巩固边防。韩侂胄被诛后,叶适以“附韩侂胄用兵”罪名被弹劾,夺职奉祠长达十三年。
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
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