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丁子植

朝代:宋朝|作者:叶适|
婉娈好少年,忆昨十五余。
割慈避父母,逊志亲师儒。
已上破荒第,犹勤未见书。
平生烟雨外,秋浦荷菼初。
属官号高士,议政关惨舒。
吟情且勿放,民隐谅少摅。

猜您喜欢

  • 1.《挂剑曲明朝·李东阳长剑许烈士,寸心报知己。死者岂必知,我心元不死。平生让国心,耿耿方在此。
  • 2.《次张绣衣用和述怀韵五首·其一明朝·江源几年持斧内台行,风裁何惭白马生。避俗辄焚新谏草,调羹何必旧时铛。世情似奕成还败,气势如瓶满则倾。今日请君高着眼,谁荣谁辱谩教评。
  • 3.《渡河西望有感清朝·王士祯使者河源复却回,杖藜曾记到云台。高秋华岳三峰出,晓日潼关四扇开。星宿海从天上落,昆崙槎自斗边来。何时更访茅龙去,东望沧溟水一杯。
  • 4.《谒信陵君祠清朝·王士祯趣救邯郸却暴秦,十年留赵事酸辛。大梁归后匆匆甚,日饮亡何近妇人。
  • 5.《送薛云卿还海虞明朝·沈孝徵忆君访我风凄凄,梅花始开香雪迷。君今别去春已尽,人归何似春归
叶适的诗词曲代表作

叶适(1150年5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生于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
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兵部侍郎等职,曾参与策划“绍熙内禅”。
叶适对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但在权相韩侂胄谋划北伐时提出异议,被改授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叶适不肯为北伐草诏。其后又建议防江,但韩侂胄仍不采纳。开禧北伐失败后,叶适出任沿江制置使等职,节制江北诸州。因军政措置得宜,曾屡挫敌军锋锐。累迁至江淮制置使,曾上堡坞之议,实行屯田,均有利于巩固边防。韩侂胄被诛后,叶适以“附韩侂胄用兵”罪名被弹劾,夺职奉祠长达十三年。
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
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