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路分居思堂·苦说诸梁后

朝代:宋朝|作者:叶适|
苦说诸梁后,簪缨富远孙。
白袍虽屡捷,黄榜未沾恩。
淡沱磨冰砚,萧条倚帐门。
嗟余忝宗末,老病不堪论。

猜您喜欢

  • 1.《秋夜闻风水唐朝·佚名夜来枕席喧风水,忽坐长叹恨无已。为客愁多在九秋,况复沦流更千里。
  • 2.《即事·其二宋朝·许景衡景城宛在水中央,短棹飘然下渺茫。早路常期泛沧海,异时谁复问潇湘。看他贾客千帆过,听尽渔翁一曲长。家在东南千万里,寒烟漠漠又斜阳。
  • 3.《斗百草明朝·吴孟端次第山行掇草花,满担春色富相夸。聊将造物为儿戏,谁识沂雩时圣涯。对品未多论胜负,出奇便觉有参差。等闲收拾芳菲队,百罚从头醉两家。
  • 4.《耒阳谒杜少陵墓·其一明朝·岑徵没处既非假,埋时莫问真。先生不可作,大雅向谁陈。披草看残碣,临风荐白蘋。耒河通汨水,知己有灵均。
  • 5.《郭菽子北上过白门见访明朝·李孙宸三仕犹堪寄白门,千秋吏隐意谁论。熟官久已违清署,上客还能共绿尊。漫向词林矜翰藻,且缘桑梓话乡园。看君双翼垂天起,肯为萍飘断旅魂。
叶适的诗词曲代表作

叶适(1150年5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生于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
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兵部侍郎等职,曾参与策划“绍熙内禅”。
叶适对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但在权相韩侂胄谋划北伐时提出异议,被改授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叶适不肯为北伐草诏。其后又建议防江,但韩侂胄仍不采纳。开禧北伐失败后,叶适出任沿江制置使等职,节制江北诸州。因军政措置得宜,曾屡挫敌军锋锐。累迁至江淮制置使,曾上堡坞之议,实行屯田,均有利于巩固边防。韩侂胄被诛后,叶适以“附韩侂胄用兵”罪名被弹劾,夺职奉祠长达十三年。
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
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