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岩二陈秀才

朝代:宋朝|作者:叶适|
一双璞玉禀天和,远向东州就琢磨。
待得永无痕锓相,莫言功用不须多。

猜您喜欢

  • 1.《晚归古鉴漫兴十首·其二元朝·叶兰百花洲渚漾晴晖,野色青葱好染衣。寂寞离亭天欲暮,水田漠漠鹭鸶飞。
  • 2.《次周户曹见寄宋朝·彭汝砺车马攲危冒险艰,烟尘衰飒病容颜。游心自惜相逢晚,归兴能忘一笑闲。野色无涯秋苒苒,溪声不息夜潺潺。而今幕府文书少,须约诗筒重往还。
  • 3.《江上秋夜宋朝·释道潜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 4.《琼台杂兴七首·其一明朝·邢宥德星南斗聚光华,文物衣冠耸故家。鱼兔叠班唐使节,楼台相望汉宫衙。阜康自拟唐贞观,习尚相高晋永嘉。聊乐不劳方外去,七洲烟月浩无涯。
  • 5.《闻王伯安过嘉兴驱舟特访不遇明朝·沈槩出门未梳头,旭日红欲起。遥持十载心,养养扁舟里。停桡问北郭,迟回复西市。高人不可逢,寒云卧秋水。
叶适的诗词曲代表作

叶适(1150年5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生于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
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兵部侍郎等职,曾参与策划“绍熙内禅”。
叶适对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但在权相韩侂胄谋划北伐时提出异议,被改授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叶适不肯为北伐草诏。其后又建议防江,但韩侂胄仍不采纳。开禧北伐失败后,叶适出任沿江制置使等职,节制江北诸州。因军政措置得宜,曾屡挫敌军锋锐。累迁至江淮制置使,曾上堡坞之议,实行屯田,均有利于巩固边防。韩侂胄被诛后,叶适以“附韩侂胄用兵”罪名被弹劾,夺职奉祠长达十三年。
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
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