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则都寺玉几写予梦影自散席后言音不相接者

朝代:宋朝|作者:释智愚|
敬而远,亲而疏。
明鉴灵腑,善定锁铢。
凌霄高而众峰拱,海峤耸而蟾影孤。
子归就父,吾不识渠。

赏析/鉴赏

【原题】:
无则都寺玉几写予梦影自散席后言音不相接者十二年今径请赞笔老墨涩勉而书之

猜您喜欢

  • 1.《哀王孙唐朝·杜甫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
  • 2.《挽姚仲纯宋朝·胥持国山东夫子老河东,谁与先生臭味同。早岁遽辞名宦里,百年长乐圣贤中。醉轩风月千秋恨,蜗室樽罍一梦空。白玉楼成人不见,空馀乡泪托东风。
  • 3.《舟泊鸠兹明朝·朱中楣水阔春回接楚湘,学啼娇鸟未调簧。起来卷幔窥红色,一抹青山带夕阳。
  • 4.《水哀十首·其四明朝·李江五湖夜月路茫茫,花落春归欲断肠。客枕不离鸳枕冷,家书犹会鲤书长。亲年喜老凭供旨,京寓怕寒望寄裳。回首不堪千点泪,五湖夜月路茫茫。
  • 5.《节节高明朝·汪廷讷闻言喜不胜。感芳卿只道。石崇侍妾环围盛谁知。名不称。貌可憎。妆非靘恰便似。夜遭魑魅相缠定。命凉张帅难称庆。合:久别归来好合欢。须拚颓玉将樽罄。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